今日竹山网消息 在宝丰镇曹家湾村,“楚商回归 能人帮扶” 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持续释放温暖与活力,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更让乡村发展有了新的动力源泉。
夏日的曹家湾村,村委会会议室里的落地扇不知疲倦地转动着,送出阵阵清凉。这不仅仅是20 台风扇,更是在外楚商曹海山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关怀。村支书曹军看着乡亲们在风扇下惬意交流的场景,脸上满是欣慰。他感慨道:“这些年,多亏了在外的老乡们,他们送来的物资,没有一样是闲置的,全都是乡亲们急需的。”
曹家湾村的“能人反哺” 模式之所以能持续有效运转,得益于其成熟的运作机制。微信群成了连接村民与在外楚商的重要桥梁,村务信息实时更新,村民的需求被及时传递,楚商们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点单式” 认领项目,让帮扶更精准。而 “三公开” 制度更是让整个捐赠过程置于阳光下,捐赠物资的来源、分配、去向全程公示,既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也让捐赠的楚商们更加放心。
“以捐促建” 的理念更是为乡村发展注入了长效动力。捐赠者将自己的经验、资源带回乡村,近年引回的路灯建设项目,就是由在外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楚商袁浩认领的。他不仅捐赠了 50 盏高亮度太阳能路灯,还凭借自身专业知识,亲自参与路灯选址、安装方案设计。以往,村里的主干道到了晚上就漆黑一片,村民出行很不方便,甚至有老人晚上散步时不小心摔倒过。如今,一盏盏路灯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也点亮了乡村的夜晚。每到傍晚,路灯亮起,孩子们在路边嬉戏打闹,老人们聚在灯下聊天乘凉,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
近年来,曹家湾村以“楚商回归 能人帮扶” 双轮驱动,已落地类似暖心项目 5 个,累计获赠物资、资金超 15 万元。这样的暖心举措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曹家湾村的模式为其他村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通过精准对接需求、规范运作机制,让楚商回归和能人帮扶真正落到了实处,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在外能人主动联系村里,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和产业的发展,曹家湾村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