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山网消息 近日,竹山县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位17岁少年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创伤,左下肢股动脉完全断裂引发大出血,在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多学科团队的协同作战下,最终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再次彰显了医院在严重创伤救治领域的过硬实力。
据了解,当天急诊科医护人员到达车祸现场时,发现该少年全身多处出血、无法活动,经快速现场处置后紧急送至医院。入院时,少年神志谵妄,左下肢肿胀明显,且胫前后动脉、足背动脉均未扪及搏动,足趾苍白,已呈现失血性休克状态。创伤中心mdt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判断其可能存在致命性血管损伤,急诊下肢血管cta显示股动脉血流中断,医院当即启动急诊手术绿色通道。骨一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科室快速响应,从接诊到手术启动仅用了数十分钟。
术中探查证实,小伙左侧腘动脉完全断裂,两端严重挫伤且近端栓塞,腘静脉多处渗血,坐骨神经挫伤,左膝部、大腿前内侧、小腿前外侧存在广泛潜行撕脱,后方肌群广泛撕裂,股骨中下段与骨膜及肌肉完全剥离,创面严重广泛出血,救治形势异常危急。
时间就是生命。手术室内,医护团队争分夺秒、紧密配合:麻醉医师精准调控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血容量变化以保障手术安全;骨一科主任焦昌明在助手杨鹏、周远想的配合下,先以血管夹临时控制出血,再用结扎、双极电凝等方法广泛止血,随后游离股动脉及腘动脉两端,切除严重挫伤的断端,取出血栓后予以吻合,小心翼翼地修补漏血的动静脉;护理团队高效配合,持续保障器械与血液供应。经过两个半小时的紧张手术,断裂的血管被成功修复,出血得到控制,小伙的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术后,小伙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第二天上午,术中输注5个单位红细胞的小伙子,血红蛋白已升至77g/l。这场生死时速的救援,不仅挽救了17岁小伙的生命,也再次证明了竹山县人民医院在严重创伤救治方面的专业能力和高效协作水平。
“股动脉断裂若救治不及时,短短几分钟就可能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焦昌明介绍,此次成功救治得益于三个关键环节:一是院前急救人员快速识别伤情,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并快速转运;二是院内急救绿色通道“零等待”“优先检查”,为抢救争取了黄金时间;三是多学科团队默契协作,为复杂创伤救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作为国家级创伤救治中心,竹山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始终以“生命至上”为准则,不断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强化以创伤救治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协作机制,带动了县域创伤医学发展和创伤救治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此次救援再次验证了医院在严重创伤综合救治方面的体系优势,为保障区域群众生命健康筑牢了防线。(范学勇)